程处默他们走后的第五日,有了来信。
信内容很少,是宋鑫扬写的,信中告诉韩秋,他们四个人已经到达岭南,并且埋伏下来了,后续有什么消息,他们会在第一时间写信告知。
得知了四个孩子没什么事,韩秋也放下心来。
他此时正在书房里,除了他,这个屋子里还有别的人在。
桌上摊着不少奏折,这都是李世民让人送给房玄龄的,如今房玄龄又带着来了韩府。
屋子里几个人面色都不好看。
程咬金几人进来的时候,还在笑,屋子里的人看向他们,表情各异。
元朗是个糙神经的人,环顾屋内一圈以后,他还乐呵呵地说:“各位的表情怎么都这么难看,发生了什么事吗?”
房玄龄还算是表情管理比较正常的一个,他笑着说:“是的,元朗将军不知道吗?”
“知道什么?”元朗有点懵了。
程咬金道:“这几日我们在城外巡山,城里的消息我们都不是很清楚,所以这是发生了什么,让大家表情都这么不好看。”
元朗不知道想到了什么,瞬间大惊失色:“淮南王死了?”
长孙无忌冷哼:“要是死了,那我们这会儿应该是摆宴喝酒。”
元朗想了想,觉得也是,他又看向韩秋:“所以,这是怎么了?”
韩秋揉了揉眉心,无奈地吁出一口气:“最近各州流言四起,说是淮南王行刺,是皇上容不下这位弟弟,闹得满城风雨。”
程咬金闻言眉头一挑:“皇上登基这么多年,什么流言蜚语没听过,害怕什么?他们要说任由他们说就行了。”
房玄龄摇头:“这件事不一样,这事不是空穴来风的,所以传得跟真的一样,淮南王名声那么臭,可是还是有很多人愿意支持他,这次的流言只是一个开始而已。”
韩秋喝了口茶,把那些折子又看了几册别的,然后叹气。
“这次的流言要止住,如果止不住,后面也不知道还会闹出什么样的事情来。”
说完,韩秋揉了揉额角,这几天他就没闲下来过。
房玄龄道:“皇上的意思是让我们商量一下就直接去做了,各位有什么好的想法吗。”
长孙无忌道:“这件事还得要先调查清楚。”
韩秋点头:“调查肯定要调查,但是我猜测和淮南王还有镇远侯肯定是脱不了干系的,只不过现在我们没有证据,不过如今我们已经知道了他们的心思,从这两方面入手,说不定要方便一点。”
房玄龄思忖片刻,眉目舒展开来,他笑着说:“我们差点忘了,这件事闹得这么大,怎么能不去问问淮南王呢?既然流言已经起来了,那我们就反其道而行,给这流言蜚语添上一把火,让它烧得更旺一点。”
元朗疑惑:“什么意思?”
韩秋明白了房玄龄的意思,他说:“到时候最好是能证实这件事和淮南王有关,或许我们可以玩一招将计就计。”
程咬金是个粗人,他听不惯那些文绉绉的话,更是不赞同那些温水煮青蛙似的计策,他一拍桌子,其他人齐刷刷看向他。
“要我说,把那些说闲话的人抓起来好好教训一顿,比什么都强。”
长孙无忌说:“如果真这么做,那我们不就坐实了流言吗?那样只会更加麻烦。”
韩秋听着程咬金的话,脑子里头脑风暴了一阵,忽然间笑起来。
“不,大将军说的这个办法很有用,如果教训百姓们的人是皇上的人,那百姓们可能会觉得皇上做贼心虚,而支持淮南王的人只会更加卖力,可是若是淮南王亲自下场教训那些人,拥护他的那些人会觉得淮南王是不是被逼迫了,他们说不定就会闹出一些大事来。”
房玄龄道:“你的意思是,我们要从中抓住淮南王的小辫子?”
韩秋点头:“淮南王既然来长安还敢不安分,那我们干脆就不要让他回去了。”
程咬金道:“不让他回去,他在淮南那边的人不得直接攻来长安!”
元朗不屑一顾:“他们的人能有多少,我们怕他们不成?”
房玄龄道:“这件事得从长计议,要考虑好各种可能发生的因素。”
韩秋道:“看样子,今天晚上注定是个不眠不休的夜晚了。”
那天,阿大阿小光是送茶就跑了十多次,韩秋他们吃饭也是在里面随意吃一点面前果腹以后就行了。
直到月明星稀,屋子里的油灯燃完了一轮,几位大人这才从屋子里出来。
韩秋让管家带他们去休息,随后自己又在书房坐着。
阿大去送参汤,屋子里点着提神醒脑的香料,一进来就觉得脑子都清晰明了了不少。
韩秋还在提着笔在桌上写字。
阿大把汤放在桌角,拿着扇子给韩秋扇风。
“大人,该歇息了。”
韩秋捏了捏眉心,他问道“郡主那边有什么异样没有?”
阿大说:“这两天都在请顾孟大夫上门,而且一点也不防着人,有两次都直接撞上了管家。”
韩秋笑着说:“她们巴不得让我们知道郡主怀孕了,无事,你们继续盯着。”
阿大颔首:“是。不过大人,还有一件事要和您说。”
“什么事?”
“胡玉楼的沈老板今天送了书信来。”
阿大把信递给韩秋:“那时候大人在忙,于是没机会递呈给大人。”
韩秋说了一句“无事”,把信拆开看。
字迹的确是沈砚的,最后还有沈砚的私章,只不过……
韩秋问:“送信来的人说什么了没有。”
阿大道:“说了,那小厮让我同大人说,沈老板最近得了湶洲的新酿,让大人有空去胡玉楼一聚。”
湶洲……
韩秋点了点头,把信塞回信封里面,却没有和以前一样直接烧掉,而是折好以后放到了一旁的一个信匣子里面。
阿大疑惑:“大人不烧掉吗?”
韩秋说:“这封信里没说什么,无需烧掉。”
他喝了参汤,把碗递给阿大,随后站起来往外走。
主仆二人站在门口往外看。
韩秋说:“这些日子,书房这边的看守少派点人。”
阿大道:“这样的话,可能会有人进去。”
韩秋一笑:“我求之不得。”